固定式無人機偵測反制設備技術要求摘要
2024年9月23日實時的固定式無人機偵測反制設備技術要求,無人機偵測反制設備是什么?以空中威脅活動的無人機為防衛對象,實施偵測、跟蹤、定位、反制處置的偵測識別反制設備。固定式無人機偵測反制設備是什么? 以固定安裝方式實施無人機偵測、識別與反制活動的無人機偵測反制設備。
組網定位是什么?支持多臺套固定式無人機偵測反制設備自主組網,實現大范圍無人機定位及反制。
偵測是什么?利用探測設備對無人機的方向、位置、速度、航跡、圖像、視頻等信息進行探測、顯示和實時傳送。以獲取無人機飛行實時信息目的的活動,主要手段有雷達、頻譜、光電等。
識別是什么?對偵測范圍內無人機的序列號、型號、位置,以及飛手位置等多維信息進行判定的活動。
反制是什么?對特定頻段實施干擾,采用破壞無人機與操控人員之間的控制與通信鏈路或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信號等手段,使其失去工作能力的活動。
固定式偵測反制設備通用要求是什么?固定式無人機偵測反制設備由偵測模塊、反制模塊、控制臺和服務器等組成,應具有下列特征:
寬頻偵測范圍,覆蓋大部分無人機;具備復雜電磁、惡劣氣候條件下、全天候、全天時、全方位技術防護手段;探測實時性高,響應迅速;具備定向或全向干擾能力;獨立工作或多站自由擴展組網工作;部署方式靈活,適用于臨時、固定、車載等多種適合城市復雜環境部署;實用性,單臺設備滿足獨立發現識別或反制無人機,多臺設備組網實現無人機精準定位和軌跡跟蹤;可靠性、可維性、環境適應性強、具備自檢功能,便于安裝拆卸;設備頻率和發射功率限度視使用場景和頻段而定,但一般不得超過特定數值,應滿足T/SZUIA001-2021的要求。
設備功能要求:固定式無人機偵測反制設備至少應包括偵測和反制功能。
偵測:應同時具備多架無人機探測、識別、預警與測向功能;
反制:應具備目標的驅離或迫降功能,采用物理或電子干擾等技術,阻斷無人機的正常運行。固定式無人機偵測反制設備在使用中不應影響民用機場航班的正常運行。
性能指標要求:
固定式無人機偵測反制設備在性能指標上應滿足:工作頻段:應能夠對433 MHz、900 MHz、1.1 GHz、1.2 GHz、1.4 GHz、1.5 GHz、2.4 GHz、5.8GHz等無人機常用頻段進行壓制:
響應速度:處置時間應小于10s;
偵測半徑:設備有效偵測距離應大于500m;
反制距離:設備有效反制距離應大于500m;
覆蓋角度:設備工作方位角度為0°~360°,俯仰角度大于30°;
多機探測:設備應具備同時偵測多架無人機的能力:
定位精度:設備偵測到的無人機位置精度應小于10m;
工作溫度:設備有效工作環境溫度應在-25 ℃~50℃:
防護等級:設備安裝后應標注防水抗風能力:
次生干擾:設備安裝后應考慮周圍環境產生的次生干擾;
反制發射功率:反制功率應根據周圍環境以及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信號干擾確定。
偵測技術要求
通用要求:偵測技術應以實現無人機探測與識別為目標,采用雷達探測、無線電信號監測、光電識別跟蹤、聲音監測等一項或多項技術,實現對無人機的探測、跟蹤、識別、預警和測向,精準顯示目標無人機的機身序列號、型號、位置、速度、高度、航跡遙控器位置等信息,實現高可靠性和高精度偵測功能要求。
這里雷達探測、無線電信號監測、光電識別跟蹤,聲音監測等等,這里就不再贅述。關于反制技術上,一般都是通過電子類反制技術。
電子類反制技術通過控制信號欺騙、衛星定位信號欺騙等手段對無人機采取誘騙式反制。電子類反制技術不應對其他無人機和設施設備造成干擾,或對人員造成傷害,主要包括:
控制信號欺騙。在偵測目標無人機數據鏈信號基礎上,破譯解析目標無人機頻率、寬帶、調制方式及通信協議等關鍵信息,大功率傳輸虛假控制命令壓制真實遙控信號以獲得控制權;
導航信號欺騙。通過輻射低功率再生導航衛星信號對無人機坐標信息進行欺騙式干擾,使飛行受到限制。實施手段宜包括禁飛區欺騙,通過輻射虛假附近機場等禁飛區,對目標無人機實現位置欺騙,讓其誤認為進入禁飛區而迫降或返航;返航點欺騙,誤導目標返航至指定地點并降落;航路拒止,通過輻射特點策略軌跡欺騙信號,使目標無人機無法飛入受保護區域等。